残疾王爷站起来了

笑佳人

历史军事

宫里选秀,双腿有疾的惠王一身死气,秀女们避如蛇蝎。
只有姚黄蠢蠢欲动,偷瞥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15章

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by 笑佳人

2025-2-14 19:09

  永昌帝当着一众官员以及新科进士们的面定了狄献去修丰延渠,那么这事便不会再更改,工部这边只需要再挑选两个合适的辅官并筹备劳役征召、木料等采伐运输、银两核算事宜,户部那边更简单,直接按照工部提供的账目给银子就行,毕竟工部已经得了永昌帝的旨意。
  吏部倒是可以再举荐几个官员参与此事。
  当日黄昏,庆王就去探望他的外祖父吏部尚书沈世彦了。
  “父皇是不是喝多了,怎么那么轻信一个老知县的儿子。”
  左右无人,庆王低声抱怨起来。
  年近六旬的沈世彦眼皮一跳,放下茶碗,劝谏道:“王爷不能说这话,哪怕只有王爷一人,王爷也只能把这样的牢骚放在心里。”
  庆王淡笑,早已习惯了外祖父的谨慎,只说狄献这个人:“他真有才,就不会才考个同进士。”
  沈世彦叹口气:“皇上在宴上询问两位王爷对修渠的看法,康王那话说了等于没说,王爷倒是肯定了要修渠,提议派人去勘察也是对的,可王爷不该轻视狄家父子,尤其是当着那么多才刚刚金榜题名的进士们的面,要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从知县做起,外面更有五六千落选的举人们,此事一旦传出去,让天下学子如何看王爷?”
  庆王抿了抿唇,意识到自己失言了。
  可他一个亲王,从小被宰相尚书们敬着,让他如何高看民间才刚刚考上来尚未展现过真才实学的同进士?
  沈世彦:“虚怀若谷是美德,恃才傲物便是不足了,王爷当记住今日的失言,多效仿皇上的礼贤下士。”
  庆王听劝的,喝口茶,问:“几十万两的工事,您老要不要为父皇举荐几个副官?”
  沈世彦看着自己的外孙,摸着胡子提点道:“王爷,皇上年迈,这几年正是挑选储君的关键时刻,康王才能平庸且无主见,王爷只要做好分内之事便得了七成胜算,说得太多做得太多,反倒容易变成画蛇添足。”
  庆王:“……外祖父的意思是,我只管等着就行?”
  沈世彦:“是,一边等,一边多看多学,学大臣们如何处理公务,学皇上如何统御文武百官。您与康王的才干性情皇上早就了然于胸,迟迟不定太子,说明皇上对你们二人都不够满意,王爷还年轻,只要改了曾经的浮躁稳重下来,皇上会看见的。”
  庆王若有所思。
  三月二十二,吏部这边铨选二三甲进士时,兵部对一千八百多个武举人的外场武试也结束了。
  本朝的武科举春闱分为外场武试、内场文试,先考武试,评为优等、上等、中等的武举人方可参加后面的文试,次等、末等的武举人则直接落榜,可回所在的州府由当地武将安排适合的低阶军职。
  三月二十三下午,兵部发榜,公布通过武试的举子名单。
  姚黄有一个哥哥三个表哥都参加了今年的武科举,发榜这样的大日子她可没有耐心在家里等,一早就坐马车来到专门用来贴榜的贡墙附近,让两个人高马大、布衣打扮的王府侍卫去贡墙底下守着,张岳、王栋要负责王妃的安危,一左一右地站在马车两侧。
  姚麟、罗家三兄弟也被罗金花、罗月拉了过来等榜。
  姚黄透过帘缝瞧见了,让张岳去把娘几个请过来。
  罗金花、罗月上了马车,姚麟四兄弟在车窗外排成一排。
  姚麟看着还光秃秃的贡墙,胸有成竹地道:“骑射、步射、马枪、负重、刀枪兵械这些,考完当场就报每个人的结果了,我们四个最差的一项也是中等,肯定全都在榜,要我说根本都不用过来等,直接在家准备文试得了。”
  他嗓门不小,不远处同样来等发榜的几个武举人目光复杂地看了过来。
  大表哥罗鲲提醒姚麟小声说话。
  窗帘半挑,姚黄看着自家哥哥毫无城府的傻样,很怀疑哥哥能否通过后面的文试,大表哥罗鲲兵法、武艺都很不错,是最有把握考上进士的,二表哥罗鹏、三表哥罗泽属于武艺不如哥哥但兵法都胜过哥哥,只要武试能过,中进士的希望就也比哥哥大。
  罗鲲忽然朝表妹递个眼色。
  姚黄顺着他的视线望去,看到了带着一个小厮走过来的李廷望,便立即坐正,虽然没有完全放下窗帘,但李廷望也绝对看不到她。
  李廷望知道姚黄坐在车上,也猜到车前张岳的侍卫身份,他没想给姚黄添麻烦,只是装作不认识更叫人怀疑,所以过来与姚麟四兄弟打声招呼,便往贡墙那边去了。
  姚麟羡慕道:“廷望就排在我前面,几场考核都是优等。”
  姚麟也拿了几个优等,但他的骑射、步射只是上等,罗鲲的步射优等,骑射也是上等。
  罗鲲跟着羡慕两句,便把话题引开了。
  兵部的人要来贴榜了,人头攒动,刚刚还很有信心的姚麟突然也变得激动起来,与罗鹏、罗泽推开人群往里挤去。
  罗月脑袋探出车窗,兴奋地望着涌动的武举人人群。
  姚黄靠过去,调侃表妹:“看到俊的了吗?”
  罗月:“全是后脑勺,再说现在看又没用,得上文试榜的才有留京希望。”
  一千八百多武举人,武试榜上有名的只有五百多人。
  姚麟四兄弟全部在榜!
  姚黄高兴地带着母亲哥哥表哥表妹们去望仙楼吃席。
  进了雅间,姚麟凑到妹妹耳边,小声道:“廷望是武试第一。”
  姚黄笑道:“挺好的啊,怎么说他也算我半个哥哥了。”
  就哥哥这憨样,她直说自己不喜欢李廷望让哥哥不用再跟她说李廷望的任何事,哥哥反倒要误会成她喜欢李廷望只是做了王妃要避嫌。
  姚麟见妹妹笑得这么自然,果然放了心,原来妹妹是真的一点都没喜欢过李廷望啊。
  陪家人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席,散席后姚黄单独回了王府。
  天气越来越暖,王府后花园的梅花、桃花、海棠次第盛开,牡丹园里也有三成的早开品种绽开了花瓣。
  歇过晌,姚黄随便在后花园逛逛就到了黄昏,惠王爷该回来了。
  姚黄提前回明安堂等着。
  见了面,姚黄忍不住地笑,王妃的提示如此明显,赵璲也为她高兴:“四位兄长全过了武试?”
  姚黄:“是啊,不枉我爹早早就教他们蹲马步打基本功,也不枉我为这事牵挂了好几天。”
  平时觉得自家哥哥们个个武艺高强,真看到来自各地的健壮儿郎们,姚黄的信心就没那么足了,哥哥们考了多久,她就跟着紧张了多久。
  赵璲想到了往年考上武进士的人也多为武官家的子弟,平民百姓家的子弟更喜欢走文科举的路子,武科举既考兵法韬略又考骑射弓箭,学得越多越费银子,且武官上战场容易受伤,远不如文官安稳。
  姚震虎这个年纪还只是个百户,主要吃亏在他的脾气上,其武艺还是可以的,四个子侄从小跟他学基本功,又在京城的武学师从名师,自然比地方武学的学子有优势。
  姚黄给刚从外面回来的惠王爷倒了一碗茶。
  看着惠王爷身上的蟒袍,姚黄美滋滋地憧憬起来:“要是我的四个哥哥都能考上武进士,我的娘家一下子就能多四个武官,虽然还得慢慢升迁,但也算得上一个小小将门,旁人再议论惠王妃的家世时,便谈不上太寒酸?”
  康王的前王妃是国公府贵女,庆王的王妃直接是长公主府的郡主,只有惠王爷娶了个小户王妃。
  姚黄并不以自己的出身为耻,毕竟选秀也是皇家非要点她去选的,不是她上赶着非要参选,但姚黄一直都觉得,惠王爷当初选她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,因为腿废了自己都死人一样,所以也懒得去计较王妃的家世。
  如今惠王爷活过来了,重新当差了,或许会在外面听到什么比较几位王妃家世的闲言碎语。
  赵璲看着王妃眼中捡了银子似的笑意,道:“我从未觉得你家世寒酸,你也不必介怀外人如何议论。”
  姚黄一怔。
  惠王爷垂眸,端起茶碗若无其事地浅尝起来。
  姚黄笑了,等惠王爷喝完,她绕过来坐到惠王爷的腿上,抱着他的脖子道:“王爷不介意就好,我这里你放心,心宽体胖说的就是我。”
  赵璲:“……”
  王妃是用了心宽体胖的正解,还是故意曲解来自嘲?后者的话,他该说些什么吗?
  过了两日,通过武试的武举人们进了礼部的贡院,开始文试。
  文试持续一日,黄昏众人便神色各异地出来了。
  姚黄回了一趟娘家,问哥哥有没有把握,姚麟摸摸脑袋,再没了之前的胸有成竹。
  四月初六,武科举的文试发榜,一共九十八人上榜。
  李廷望的名字依然高挂榜首,姚黄的四个哥哥,大表哥罗鲲排在第十,二表哥罗鹏排在三十七,三表哥罗泽排在五十六,亲哥姚麟排在八十三。
  这九十八人还要参加殿试,但殿试只是要评分三甲进士,也就是说,姚麟四个的武进士已经拿到手了!
  姚黄一高兴,晌午在望仙楼吃席时,答应四个哥哥可以敞开了喝他家的烈酒。
  工部。
  尚书大人严纶很清楚惠王爷有四个亲表大舅子参加了今科的武春闱,得知四人都榜上有名,严纶特意叫人誊抄一份榜单,笑眯眯地送到惠王爷面前道喜。
  坐在轮椅上的惠王爷,一眼就看到了排在榜首的那个名字。
  作者有话说:
  姚黄:我的四个哥哥【小丑】【小丑】【小丑】
  哥哥们:【委屈】【委屈】【委屈】【委屈】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